千亿球友会

球员质疑:凭什么?

  • 发布于:2024-12-23 13:23:00
  • 来源:24直播网

数日之前,中国足协发布了第二批俱乐部债务清理完成名单,一条消息虽看似无足轻重,但在国脚韦世豪的锐利质疑之下,竟掀起波澜。在中国的职业足球领域,欠薪是不能跨越的“红线”,但这条红线是否真的坚实如铁,却在此刻被置于公众审视之下。

在12月初,中国足协公布了首批新赛季联赛准入名单,其中涵盖了41家中超、中甲以及中乙俱乐部。紧接着,在12月20日,官网又公示了第二批完成债务清偿的俱乐部名单,其中包含先前未通过的广州、长春亚泰、武汉三镇等13家俱乐部。据悉,这一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至12月24日止,唯有通过债务清偿公示及其他准入材料审核的俱乐部,方能获得2025赛季职业联赛的准入资格。

就在这一公告发布当天,国脚韦世豪在个人微博上提出了疑问:“@中国足协 广州队是如何通过准入的?”此言一出,立刻引来前广州队球员杨立瑜、严鼎皓等的共鸣,他们纷纷转发并质疑广州队的准入资格。韦世豪曾在2019年至2023年效力于广州队,随着恒大集团资金链的紧绷,广州队的金元足球逐渐土崩瓦解。球员们几乎免费为队效力,签订的不过是分期付款的协议,但那分期付款的承诺似乎从未兑现。

事实上,韦世豪的质疑并非孤例。郑凯木,沧州雄狮队的主力球员也发文质疑:“为何一支顶级联赛球队可以连续四年欠球员工资,却依然能通过准入名单?这份名单的依据究竟是什么?”连球队的外援小奥斯卡也坦言未收到任何薪资。这反映出中超、中甲多家俱乐部似乎并未真正做到“不欠薪”。

整治欠薪的问题迫在眉睫且需要强硬手段。据不完全统计,足协公布第二批清欠名单后,已有十多名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对相应俱乐部的准入提出异议。足协新闻发言人表示已经收到相关投诉材料,并启动快速响应机制。中国足协副主席杨旭在媒体通气会上也表示,将进一步严格联赛准入标准,保护球员和俱乐部的权益。

然而,作为行业管理部门,中国足协在面对准入材料审核工作时遇到了难题。例如,他们难以辨析工资发放证明上的签字真伪。因此,他们推出了“名单公示”的办法,但近几年来的反应表明,这一办法并未能有效堵住欠薪的漏洞。国际足联对于欠薪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,但在国内,“欠薪”似乎成了某些俱乐部的常态,只要在最后关头补上一些资金,就能获得准入资格。

这场“清债名单风波”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争议是否能够成为中国职业足球管理改进的契机。短期内,中国足协应公开清偿流程和工资发放的权责;从长远看,引入外部第三方监管、完善俱乐部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可能更为重要。一个规范、健康的职业环境应让球员专心踢球,而不是为工资担忧。

这场风波不仅是对中国足协的考验,更是对中国职业足球整体环境的审视。只有系统性地解决问题,才能避免类似的闹剧再次上演。希望这次争议能成为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一个起点,让球员们在一个更加公正、透明的环境中竞技。

相关阅读: 足球 国脚 韦世豪 广州队 中国足协 国足主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