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亿球友会

记者:国脚转青训教练,号召力强,但技术决定教练水平?

  • 发布于:2024-12-21 22:49:00
  • 来源:24直播网

**12月21日直播报道:中国足球青训之思**

在谈论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时,记者梁宏业在文章中明确指出,即便国脚转行做青训教练确实具有号召力,但球技出色并不等于就适合执教。这一观点的提出,引发了社会对中国足球教练培养模式的深思。

昨晚,央视《足球之夜》聚焦了这一话题。节目中,宋凯在近期召开的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上发言表示,当他读到一篇关于青少年足球培养重要性的文章时深感认同。文中提及,当行业面临迷茫时,投入青训永远是明智之举。据悉,相关部门正考虑出台新规,即职业运动员退役后,若未参与青训达到一定年限,将不被允许直接进入职业队执教。

梁宏业对此分析道,当前中国足协在管理上似乎忽略了“无为而治”的智慧。无为并非指无所作为,而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。以树木生长为喻,教练的角色更像是园丁,应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,而非强制树形朝向特定方向。国脚们转型执教的确能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,但并非所有出色的球员都能胜任教练的工作。

他进一步指出,教练和球员各自天赋异禀。即便如迪斯蒂法诺这样的球王,也未必能成为世界级的教练。相反,克鲁伊夫、瓜迪奥拉等球员出身的教练却展现了卓越的执教才能。因此,关键在于为青训球员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与土壤。只有当真正有能力的教练和球员通过公平竞争脱颖而出时,才是青训体系真正的成功。

此外,对于当前开放外援政策的做法,梁宏业认为这可能加剧中超俱乐部的恶性竞争。高水平外援无疑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,这无疑会加大本已资金紧张的中超老板的压力,进一步引发恶性竞争。他强调,应该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高水平球员,而非仅仅依赖外援。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短视行为很容易导致走向错误的方向。

总体而言,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需要的是长远眼光和科学的管理方法。只有当土壤肥沃、环境公平时,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足球人才。同时,应避免过度依赖外力,而应注重内部培养和自我发展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的未来才更加值得期待。

相关阅读: 国脚 贝尔萨 齐达内 中国足球 青训教练 欧洲杯揭幕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