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:网发申诉难行,球员需递交文件。
- 发布于:2024-12-21 13:48:00
- 来源:24直播网
**中国足协债务清偿公告引发的风波**
近日,中国足协公布了第二批完成债务清偿的俱乐部名单,此举立刻在足球界引起了广泛关注。然而,多名球员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对名单的质疑。对此,《足球》报资深记者陈永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他的看法。
陈永指出,网络发声是球员表达关切和疑问的重要方式,它可以迅速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。但若要正式提出申诉或异议,球员应该遵循足协的规定,在公示期内正式递交相关文件。他强调,仅仅通过网络发声并不等同于正式的申诉行为。
在足协的通告中,关于监督渠道的部分内容引起了广泛讨论。陈永提到,目前存在一些关于补充协议的效力问题。例如,某俱乐部虽然与球员私下签署了欠薪的补充协议,但未向足协报告,导致球员在工资确认表上签字。这种情况下,足协可能难以界定责任。若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协议经过足协备案,如2023年欠薪、2024年分期付款并上报足协,那么足协将有明确的依据进行审查。
在评论区,不少网友对调节费的追讨渠道表示关心。陈永回复称,相关方面正在关注此事,未来应会有相应的处理办法。同时,有网友担忧若分期协议的效力及备案问题不明确,将影响球员的权益保障,可能导致更多俱乐部解散的情况出现。
陈永对此表示困惑,他提到联赛在中国足球中的关键地位。他表示,联赛不仅是职业球员的舞台,也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出口和国家队的支撑。联赛的改革、资金的来源都是需要放在最优先位置考虑的问题。然而,目前关于分期协议是否需要备案、不备案会有什么后果等问题仍需明确。
总体而言,这次中国足协的债务清偿公告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从网络发声到正式文件的递交,从协议的效力到联赛的重要性,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。希望相关方面能够尽快明确规定,为球员、俱乐部以及整个足球产业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。
